阳台种菜过日子的另一种治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丽〛

蛰居城市的人,总向往田园生活,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让囤菜成为“头等大事”,于是一股种菜潮流正在城市中悄然兴起。据电商平台发布《2022阳台种菜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各类蔬菜种子销量同比激增,购买人数连续三年增幅超100%,有越来越多人开启了自给自足的家庭阳台种菜模式。

绿色健康 实现蔬菜自由

2020年,因疫情居家的两个月里,谷女士开始“入坑”阳台种菜,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记得当时网上说应对突发疫情等事件,应该储备一些家庭物资,其中就有蔬菜种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动了在阳台打造小菜园的念头。”如今她的阳台菜园已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绿意盎然。别看谷女士现在驾轻就熟,其实种菜的经验都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起初她用家里的花盆种菜,总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后来上网学习,发现有专门种菜的花架,于是买回来自由组合,就变成了一个小面积的“菜地”。生菜、油菜、苦菊、小香芹、小白菜、小柿子、鸡毛菜和时下流行的芝麻菜,甚至还有樱桃萝卜,这些实打实的蔬菜,谷女士都种过。

像黄瓜、茄子、豆角这一类蔬菜,谷女士不建议在家庭阳台栽种,因为它们的成熟期长,需要爬架,折合成本不划算。比较来看,生菜、苦菊,包括小香芹,这一类能够摘叶生长的蔬菜反而更适合阳台菜园,而且这些菜还不容易生虫。种菜过程中她不断总结,甚至还用果皮自制酵素给蔬菜杀虫。“不要农药,不要反季节,种自己喜欢吃的当季菜,平时只需给它们晒晒太阳,做好正常的养护,就可以轻松地吃上新鲜、安全、有营养的蔬菜了。”自种,自收,自食,在万物生长的夏日里,谷女士忙得不亦乐乎,播种培育、浇水施肥,收获满眼青绿——新鲜的带着露珠的时令蔬菜。

阳台菜园让谷女士体验到从播种到丰收的满足感,她不仅收获了理想的食材,更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愉悦。每天她都拿出时间来打理阳台菜园,看着种子播下去,研究它播多深、水浇多少,等待它尽快发苗,然后观察这些小小生命的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发现,自己开始投入更多的热情去生活了……

抛开繁杂 种菜也是一种治愈

张女士家里有个14平方米的露台,大概在3年前,她开始认真地在露台上种菜。“其实种菜没有想象中难,我们家种的菜都简单易成活。把菠菜根、小白菜根塞进土里,起初也没指望它能活,结果长得还真不错。后来我也不买种子了,吃剩的芹菜根、生菜根都扔进土里,别说,还真都活了。”到了秋天看它们开花结籽,连张女士自己都感到意外。还有一次,她买来的南瓜烂了,就把南瓜籽埋在花盆里,没想到转年春天,长出了许多瓜秧,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种菜之乐,在于看着它们从种子变成菜苗,然后长出绿油油的一片,这让张女士的心情特别放松。那些可爱的蔬菜,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焦虑。“那种清甜的味道,也不知道是菜发出来的,还是土带来的,但就是记忆中的味道,像回到小时候,很治愈的感觉。” 烦了、累了,看一眼露台上那片绿色,心情都跟着好起来。每当菜园里收获了“新成员”,她都会献宝似的拍照发给朋友们,比如这个季节,露台上开满了大片的油菜花,她觉得很美,就分享给朋友们看,朋友都夸油菜花开得太好了。她还把种出来的菜分给周围人吃,在她的影响下,大家都开始放慢脚步,去体会生活的本真。

伴随着蔬菜的蓬勃生长,张女士的身心也在慢慢被治愈,她渐渐把刷手机的时间转移到自己的露台菜园上,浇浇水、除除草,放松身心,转换思路,“种菜会更放松一些,而且每次劳作都会有所获得,感觉很踏实。”长期种菜的经历,让张女士变得更加注重环保,做饭用过的水,也会二次利用起来浇菜园。延伸到生活其他方面,她现在购物更注重质而不是量,买到合适的东西都会用上很久。她说,在露台种菜,不是单纯为了收获,而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关乎美,关乎对生活的体验,也关乎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现在的她,物欲很低而内心富足,生活质量反而更高了。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