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开合处 纵“马”见山海

——第35届大连马拉松赛侧记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春鹏 叶明睿 马征

2025年5月11日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3.3万名跑者在东港商务区冲出起点,第35届大连马拉松赛的赛道瞬间沸腾。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跑,每一步都是对城市的深情丈量。这是一场体能的较量,更是一次城市底蕴的集中展现。

晨光破晓 万人同频跃动

今年参与“大马”的选手达到3.3万人,其中包括外籍选手430人,赛事共吸引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万人报名,报名人数创赛事新高。本届赛事延续经典路线,选手从港浦路/珠荷街交会处出发,途经东方水城、中山广场、人民广场、劳动公园、南山风情街等景点和城市地标,42.195公里的赛道宛若一条丝带,串联起大连的山海诗意与市井烟火。

“圆满完成周广强的私兔任务。”俄罗斯跑友戈里对记者说。这是戈里第四次参加“大马”,为自己的中国跑友周广强陪跑。已经在大连生活了21年的戈里说自己也是大连人,聊起“大马”,他赞叹道:“赛事组织非常专业,参赛人数很多,气氛也很热烈,跑了才知道,大连太美了。”

周广强是地地道道的大连女婿,老家河南的他已经在大连工作生活10年了,“你坐车穿过城市,和你奔跑在街道上、在公园边、在建筑间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说,“大马”就像在社区里奔跑,选手与市民零距离互动。听到最多的,不是外语或官方广播,而是带着海蛎子味的“加油”此起彼伏,格外亲切。

美国人蔡斯也是一位大连女婿,目前是嘉汇二中的英语老师,刚刚从照顾小宝宝的忙碌中恢复正常生活节奏,他就报名了“大马”,而且很幸运,中签了。这是蔡斯第三次参加“大马”,被问及为何如此钟情“大马”,他立刻就给出了答案,“因为喜欢大连这座城市,就希望能加入这座城市的马拉松赛。”蔡斯说,跑步这个爱好,让他更贴近大连并爱上了这座城市,大连是个很美丽的城市,他很喜欢在这里生活。

“沿途都能听到有人在喊‘外国人加油’,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这次“大马”是土耳其跑友亚提拉的首马,他是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已经在大连生活了两年半。在他看来,大连的自然风光很有魅力,大连人非常友好和热情,大连也为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称赞大连是一个自然与城市生活完美和谐共存的奇妙之地。

爱心相伴 共享城市温度

今年赛事在全程马拉松项目及半程马拉松项目上分别开设了跑团赛中赛,报名成功的选手可以创建或加入一个跑团,以跑者净计时成绩为准,对获得前20名的跑团给予不同程度奖励‌。在众多参赛的跑团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地铁2号线会议中心站B出口前,46位大连海之星跑团志愿者有的俯身为9位孤独症少年系紧鞋带,有的细心地为孩子调整号码牌,他们将陪伴这些孩子完成第35届大连马拉松赛。

65岁的徐守国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大连海之星跑团成立于2015年。2018年与大连爱纳孤独症障碍者综合服务中心合作。2020年12月6日,开始系统性地展开陪伴孤独症儿童跑步的活动,迄今已经四年半的时间。”

徐守国告诉记者,海之星跑团从成立开始,一直倡导欢乐、健康、公益,相对于竞技,这个跑团追求的是全民参与性。自2020年开始,每个周末,他都和团员带着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在星海广场跑步。“这些孩子从最初的只能跑几百米,逐渐锻炼成长。现在有86个孤独症儿童参与我们的跑步,其中有11个孩子可以跑21公里。”徐守国说,在不断刷新成绩的过程中,这些孩子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自信心也逐渐增强。

2023年,海之星跑团陪伴孤独症儿童首次报名参加大连马拉松,并且顺利完赛。“今年,是参加‘大马’的第三年,有9个孩子报名,其中2个孩子参与欢乐跑、7个孩子报名了半程马拉松。”

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在数万名跑者汇聚的奔腾浪潮中,46名志愿者分成9个小组,陪伴这些孩子在队伍最尾端压轴出发。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调整呼吸节奏,忘却对人群的畏惧,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们不是这场比赛里实力强劲的选手,却是大连马拉松赛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诠释了“大马”全民参与突破自我的精神。

10时左右,7个参与半马的孩子都安全顺利地完赛。成绩最好的王起源用时1小时54分。在半马的终点,孩子们和志愿者们留下合影。

文化加油 让奔跑更有能量

赛道不仅是竞速场,更化身露天剧场。为了给自己的“大马”增添更多回忆,选手们精心装扮,亮眼的颜色、酷炫的造型,还有人戴着钟爱的IP形象饰物闪亮登场,争相成为赛道“最靓的仔”。多元的参赛造型,成为“大马”流动的风景线。

柔力球表演者以彩绸画出弧线,太极功夫扇开合间刚柔并济……为了更好地展示大连的城市风采和热情,组委会联合市文旅局、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赛事赞助商,精心布置了加油啦啦队、国风民乐团京剧演奏、中华武术表演、锣鼓队等34个文化加油站,分布在赛道沿线。这些加油站位置大多选为赛道沿线的城市特色地标,将大连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完美展现,以热辣滚烫的方式为“大马”助力加油,让参赛跑友在奔跑中领略大连的独特魅力,在每个转角都有惊喜,留下精彩而深刻的印象。

“加油!”“给力!”赛场外,不少市民在等待选手经过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人民广场的武术表演。市民陈先生激动地说:“武术铿锵有力的动作既表现了大连孩子的精气神,又表达了山海滨城的热情好客,让这场赛事显得愈发别具一格。”

“我们表演得越精彩,选手们就越能感受到大连的热情,他们跑起来就更有动力。”柔力球表演队伍的一名选手告诉记者,她们早上6时多就来到现场准备。为了今天的演出,已经不停排练了数月,力求以最完美的状态为“大马”加油。

值得称赞的是,今年大连马拉松还为参赛跑友推出“吃住行游购”优惠政策,全市超260家商户联动,参赛跑友到指定饭店就餐享受8.8折优惠,预订华住会旗下大连所有酒店,均享受门市价8.8折优惠,同时还有延迟退房、早餐提前等福利。

马拉松比赛当天,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可以免费乘坐地铁、公交、市内选手4条接驳专线,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森林动物园、三寰牧场、旅顺文旅集团旗下景区以及“海上游大连”项目均享受门票5折优惠,2名随行人员享受成人门票8折优惠,让每位“大马”参赛选手及家人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

志愿服务 为赛事保驾护航

选手奔赴山海因爱而来,城市里还有一群人为了肩上的责任而来。来自大连16所学校的9900名志愿者以志愿之名,赴奉献之约,为赛事保驾护航。凌晨4时50分,志愿者莫惠涵已抵达医疗站。“选手的每一个皱眉都可能是信号。”她说,这是自己第二次参与“大马”志愿者服务,主要任务是观察运动员的状态,如果出现中暑等不良反应,及时上报给安全员。

作为大连马拉松赛事坚定不移的长期合作伙伴,大连东方实验高级中学已连续13届深度助力赛事组织工作。这期间,累计组织师生超过7000人次踊跃投身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昨天的赛事中,670名师生和家长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在各个关键补给点为跑者递上饮用水等补给物资。

在“大马”全程和半程终点,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附属康复医院的康复师、医生、护士组成的团队严阵以待。他们配备瑜伽垫、按摩椅等工具,根据跑者不同的疲劳状态定制个性化方案——从腿部肌肉舒缓到肩颈放松,手法精准柔和。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附属康复医院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派出了260人的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拉伸放松。“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之后很多部分的肌肉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继而引发损伤。肌肉自行放松的时间会非常长,我们用被动运动的方式来帮助运动员进行肌肉放松,这样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快速恢复状态,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比赛当中。”正如跑友欣欣所言:“赛后辅助拉伸很多马拉松都做,没想到这次‘大马’完赛还能享受专业技师的放松按摩,赛后福利太顶了!” 

编辑:赵洁